讲座主题:敦煌碑铭对唐史研究的价值
主讲人:刘玉珺 教授
主持人:何剑平 教授
与谈人:汪燕岗 教授
讲座时间:2024年11月11日12:30-14:00
讲座地点:江安校区文科楼一区526会议室
主讲人简介:
刘玉珺,西南交通大学中文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带头人,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“中越书籍交流研究(多卷本)”首席专家,入选四川省高层次人才。主要研究方向为域外汉籍研究、汉唐文学与文献。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3项,以及其他各类科研项目十余项;独立荣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;代表性学术著作有《越南汉喃古籍的文献学研究》《四库唐人文集研究》《越南汉籍与中越文学交流研究》等。
主持人简介:
何剑平,4688美高梅登录中心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所长、4688美高梅登录中心教授。
讲座内容简介:
唐诗一旦进入口头文学,便会失去原来的著述体式,而被纳入“杂抄”之体。俗文本中的唐诗,都曾发生过功能的转变,即作家文学作品通过口头传播转变为通俗文学作品。这说明文学的雅俗之分不取决于作者的身份和篇章体制,而在于作品的传播方式及其引起的文体功能的变迁,唐诗俗文本中的接抄、杂抄、异文、作品编组等情形即是作品文体功能发生变化后在书面记录上的体现。唐诗俗文本诸多超出古典文献学惯例的文献特征,体现了口头文本对书面文本的改造。通过改造,雅文学范畴中的唐诗转变成了俗文学范畴中的唐诗。唐诗俗文本当中未题作者之名、托名、同作异名等的特殊文献现象,反映了俗文学传播于口耳之间的流传方式;反映了俗文学作为集体创作和群众文学没有作家概念的本质,且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获得增益;反映了俗文本中的唐诗往往具有多种艺术功能。
支持学术签到!